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

新手設置淡水魚缸懶人清單說明

本人養熱帶魚經驗只有4年,以下是一些過往成功經驗的分享,主要係給新手及懶人一個快捷參考,歡迎補充及更正。
事前準備:

1. 資料搜集
需考慮清楚養哪一種水族生物,要知道物種可否混養,水質要求(PH,GH/KH, 水溫), 食糧,繁殖方法/頻率,缸底/缸面魚等

2. 計劃位置,尺寸
考慮風水問題,日照問題(溫差會造成生態災難,日照太多會造成菁苔/綠水問題),魚缸大小(要計算濾水器及其他週邊用具的位置所佔的空間,魚缸必須在平穩而比承托面積細的地方),電源位置(4 - 6位),水源及排污距離等

3. 預算
同類型產品不同牌子不同質素可以差一個數位的價錢

4. 計算(很重要!)
魚缸的體積(買缸時必需的數據)
長 x 濶 x 高 (cm3)
缸的水容量(計算濾水器及其後用藥及其他化學劑必需的)
魚缸的體積/1000 (L)
濾水器的流量
Min: 缸的水容量 x 6
Max: 缸的水容量 x 10

5. 計劃生態系統
濾水器種類
筒濾(最貴最好,但最好放在缸下一尺左右的位置)←預算高必選

掛濾(最易最平)←新手及細缸首選

頂濾(最易打理,但聲量大及有重量限制)

背濾(最慳位美觀,但因為藏在缸內而難清洗)
底濾(附加用)←如果計劃養食得多屙得多如孔雀及米奇種就建議附加使用


6. 濾材及過濾程序
不論哪一種過濾系統,都需要濾材,包括:
入水口
一般都有生化棉,用來防止細小的熱帶魚被吸入,沒有也可以。如養水晶蝦就建議用金屬濾網以防細小的蝦被吸著
濾綿
大多數濾筒及掛濾都有原裝型號的濾棉,可以不用另買。到期更換時可考慮購回原裝棉或自行栽剪組合,會有加強過濾效果
物理環/物理球
用來隔廢物的,由於體積較大用數量亦多,一般小型濾水器用不著,有濾棉就夠了
生物環
一個生態系統必須要有硝化系統。生物環表要面的細孔正是用來養硝化細菌,所以生物環買好一點日後打理功夫就輕鬆一點。市面上有不同材質的生物環,視乎缸內的魚種而定,一般陶瓷環或麥飯石環就足夠了。而網上各大論壇都有一兩個推薦的牌子,如MA等。生物環必需放置在水到達活性碳前的位置或獨立的一格以免殺死硝化細菌

活性碳及期他控制水質濾材
活性碳是基本過濾必要的重要殺菌濾材,一般掛濾都會有原廠型號,當然另外再配不同牌子的也可以,只要放左水回缸前的位置即可。除了活性碳,還有其他濾材如珊瑚骨,蠔殼可令水質維持弱鹼性,有消除太多屎而產生出來的NO2, NO3, Ammonia, 等有害物質的濾材。這些控制水質的濾材可放到活性碳後再到出水口。一般掛濾由於空間比較細及結構簡單,所以難以追加其他濾材

7. 底沙
酸性水系統除了珊瑚骨不能用,其他天然或人造底沙都可以 (淡水用底沙),有計劃種水草或養蝦就多選用泥(天然底沙),預算許可當然用亞馬遜泥(首選ADA牌及另一黑包裝的牌子),泥底會另水質變酸,鹼性水質魚不建議使用

鹼性水系統如果沒有計劃種水草(只有水榕及一些粗生生長快的能種在鹼性水)就可用珊瑚骨,珊瑚骨係會另水質變鹼的。如考慮種水草珊瑚骨就不能用了,除了草泥蝦泥,其他天然或人造底沙都可以。如考慮養孔雀或米奇食得多屙得多又生得多的種類,天然麥飯石底沙會是本人首選(加底濾板)

8. 魚缸擺設

擺設除了給人欣賞,還可以提供地方給魚蝦躲避,玩樂及休憩的地方,所以會建議新手也放一兩個。但擺設不能太多,除了難以清洗,有時還會害死魚
擺設一般分人造及天然兩種
人造擺設分膠及陶瓷兩種,如沉船,水車屋,水管,假山等等。由於是人造物料,適合任何水質適用,但細節位較多容易積菁苔難以清洗及脫色
天然的主要分石頭和沉木,石頭可重造自然生態景色又不易損耗,只是成本比較貴及需要技術,經驗及藝術靈感。沉木本身帶酸一般都用於酸性水缸,蝦缸基本上都會放一個有青苔或莫絲的沉木供蝦依附及提供食糧

第一次的購入器材
謹記帶同計劃好的清單及放置魚缸的尺寸
來來回回多行幾間水族器材店(如選擇在金魚街買這是必需的),有時不可能在同一間店買齊所有物品,邊行邊格價同記錄店舖能買到的物品。網上也可能會找到合適的網店(但淘寶就不建議了,始終關係到生命的!),各大論壇也有分享金魚街黑店的特徵(如藍色連鎖店)。藍色連鎖店本人好彩地與它無緣雖然亦曾入過去幾次,但最後因店員態度極差而離去。如果功課做足了,清單也準備好,我都會建議支持小店。
如果預算較低,新手可以考慮Dazs這個牌子,價錢合理,產品範圍亦很廣,但質量總覺得不太好。而我就鍾情日本牌子Kotobuki,缸,掛濾,底濾,濾筒,水妖,產魚箱等都有,設計上確實比較細心
建立新缸不可能一次就買齊所有物品,第一次必須買到的包括:
  • 魚缸 (玻璃缸比較平,超白水晶缸貴約2-3倍)
  • 濾水器 (計準水流量是必須的)
  • 濾材 (掛濾只需要生物環,其他濾式就需要全套)
  • 硝化細菌
  • PH, GH/KH 測試紙/劑
  • 底沙 (按酸鹼性優先考慮)
  • 底濾板 + 氣泵 (如需要)
  • 照明頂燈 (建議1L水對1W燈, 例:20L水就用20W燈)
  • 暖管
  • 溫度計
就以上物品應該都花一兩小時,買齊了重量亦不輕,可以回家了

建立全新的水族缸
買齊物品回到家當然很興奮,第一件事請不忘先清擺放位置(因為下一次搬開魚缸不知會是什麼時候)
1. 把用清水沖洗過的魚缸放好(我會連缸底的包裝軟墊也放在魚缸及枱面中間做個緩衝)
2. 除了泥底,其他底沙都應清洗乾淨(直到水接近清晰)
3. 如果會用到底濾板,必先用清水沖洗,再接駁氣喉,第一樣放進缸的配件,然後蓋上洗洗好的底沙
4. 用清水洗濾水器及其會接觸到水的配件,然後清洗生物環,活性碳等需清洗濾材
5. 放置濾材到濾水器合適位置,然後按說明設置到魚缸
6. 加水到魚缸內(第一次養水一星期可不用除氯,自來水即可)。如果用泥底加水時可放一個碗,碟或發泡膠板在泥面,以降低水把泥污撞起的衝力
7. 待底沙,底泥沉澱靜止後,插上燈及濾水器,氣泵(如有)電源,開啟系統。
8. 濾水器行順後需加入硝化細菌(濾筒需在放入生物環時加入硝化細菌),由於只是養水,我會一份加到生物環,一份加入缸中(如有魚蝦等生命切物超出一份的劑量)
9. 連燈連氣泵暖管(24度左右)濾水器長期開啟,養水5天至一星期
10. 5天至一星期後把水差不多完全抽走,加入新水(如有飲用濾水器建議使用,但一般PH會偏鹼),然後加入一份硝化細菌到生物環
11. 用試紙/劑試水
PH  5.5 -6.5 弱酸性,7中性,7.5 - 8弱鹼性
GH/KH 應該是接近零的度數
NO2,,NO3,應該接近或等於零

第二次購入器材
如果是草缸,第二次就是買水草,草肥,二氧化碳系統,水草工具。水草種類繁多,新手應向店員查詢購買一些容易種植又粗生的品種,有些可不用二氧化碳。由於種類真的很多,在網上找到資料店內也不一定有售,店內有售的網上又不一定找到資料。選店我都會建議找較大的水草專門店,不要貪平,網上流言有些店以一般草紮成水草的外觀來做生意
只要計劃有草,就算是鹼性水及魚蝦雜缸,第二次都應只買草。回家後把草用清水沖洗,再用鹽水浸20 - 30分鐘,然後將草插好,草肥(如有)及二氧化碳(如有)設置好,就再靜待5日至一星期,目的是為了觀察草的生長是否正常及會否有蝸牛(吃魚蝦的)生長,一旦發現問題就必先解決再進行下一步

第三次購入器材(沒有草這就是第二次)
購物前
  • 最後決定魚種蝦種
  • 謹記魚缸的水容量
  • 再進行一次水質測試(如有第二次購草)
  • 寫下清單:
    魚種蝦種及數量(建議少量,日後再添加或待生產,超養會出現密度問題有如香港一樣)
    魚/蝦糧
    除綠水劑
    魚網
    擺設
購物後
將魚/蝦(不解封)放入魚缸最少30分鐘對水(建議1小時)
其間用清水洗乾淨擺設,然後放入缸內
30分鐘至一小時後把魚連水放出來
有生命體後燈每天最長只開8小時,宜家傢俬有電源時間器$80 2個可以考慮

完成整個生態系統後3 - 5天水質有機會變濁,也有機會發現屍體
發現屍體應立即用魚網清走,要埋幾百年才有天然氣的,若變成魚蝦糧就會造成牠們的獸性,打架機會會大大提高
若水變濁或變綠就加入適當份量(按說明書)的除綠水劑到濾水器出水位(太多會毒死魚蝦的),然後換1/3至半缸水,必要時可補充少量硝化細菌到生物環
這樣水應該會持續清澈一段長時間,但由於新缸建立,放入魚蝦後每星期測試水質一次是很重要的,就算水很清澈,NO2,,NO3,及其他毒素的含量超標是是看不見的,大概一個月就要換水一次,換水後都會刺激魚蝦繁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